专访2024年《中国插画艺术年鉴》获奖者——赖晓蕾

作为中国插画艺术领域的权威年度文献,《中国插画艺术年鉴》立足学术性、专业性与前沿性,系统梳理年度中国优秀插画作品与创作者生态,呈现中国插画艺术的多元面貌与全球化进程。

 

《中国插画艺术年鉴》已被中国知网全文收录。作为反映当代中国插画创作风貌的权威文献,其所有内容均可在中国知网平台上进行检索查询。

 

《中国插画艺术年鉴》在广泛的学术领域和专业范围内传播,方便插画专业的学者、学生以及相关从业者等进行查阅、研究和学习,为中国插画艺术的学术交流、创作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资源支持。

 

2024年《中国插画艺术年鉴》收录创作者均毕业于或就读于全球顶尖艺术院校,包括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、伦敦艺术大学、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等,作品兼具学院派功底与商业创新表达。85%创作者毕业于国内顶尖艺术院校,15%创作者拥有海外学历,以英国(金斯顿大学、皇家艺术学院等)和美国(纽约视觉艺术学院、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等)教育背景为主。

 

今日推出2024年《中国插画艺术年鉴》最佳作品奖获得者赖晓蕾独家 专访报道,以飨读者。

 

 

赖晓蕾简介

 

赖晓蕾,笔名十十雨田,广东东莞人。广州美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,研究图像语言与文字语言结合呈现的艺术形式,追寻自己的视觉风格。专注于更深层次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创作。作品《小凉帽的杂货铺》绘本获2022年第四届小凉帽国际绘本奖优秀作品奖;作品《岭南建筑艺术明珠——陈家祠》电子书获第二届DADC香港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;作品《泡吧》入选嘉兴美术馆漫画双年展;作品《粤韵·风华——红线女、马师曾经典剧目精粹》入选第三届书籍装帧艺术展。

 

 

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(1)

 

插画艺术网:请你介绍一下获奖作品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。

 

赖晓蕾:此次获奖绘本作品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是我本科的毕业创作,选择这个选题是出于个人对浩渺星空、宇宙洪荒的向往,这种烂漫的宇宙情怀从小根植于我的心中。而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是两位科学家跨越百年对宇宙涟漪的探索。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两者相结合呈现效果的一种艺术方式,我从不认为绘本能够简单地等同于儿童读物,绘本中蕴含着治愈的诗篇,能成为人们短暂的精神栖息地。由此,以绘本为创作载体,在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所有内页里,去追求用带有文学性色彩的图像语言表达情感、刨析话题。

 

 

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(2)

 

 

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(3)

 

 

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(4)

 

在《聆听宇宙的声音》绘本创作时,我也在有意识地探索前卫艺术手法融入绘本的可能性,分析前卫艺术手法在人物形态、场景构建、时代氛围营造等方面的运用,增加故事具有现实感和可读性。如下图所示,在确立人物形象时,打破传统人物形象,赋予人物超自然的特征,将“浪漫”和“理性”这两个概念具象化,并将它们融入到角色塑造上。探讨绘本插图的视觉风格的可能性,用前卫艺术手法融入绘本创作,将超现实主义、未来主义和拼贴艺术等赋予绘本独特的艺术魅力,追求具有文学性与叙事性的插画风格语言。

 

 

插画艺术网: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最新创作吗?

 

赖晓蕾:最近一段时间主要进行的是版画创作,在石版作品《逃生404》中,关注城市与森林的矛盾存续,一片丛林以不可思议的姿态搁浅在都市之中,是森林被城市化浪潮抛弃后的异化存续。巨大的榕树气根如静脉般缠绕在房间内,所有的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无限挤压,如羚羊、环尾狐猴、犀牛、麻雀等不同生存环境的动物都被迫活在狭小的房间内。

 

 

创作中的《逃生404》(1)

 

 

创作中的《逃生404》(2)

 

插画艺术网: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给我们的插画师分享的?

 

赖晓蕾:经验之谈或许算不上,但我可以分享一下对于绘本创作的思考,与诸君共勉。在绘本创作的学习里,我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破“儿童视角”的窠臼,但真正的好作品从不因受众年龄而自我设限。而绘本的深度也不在于技法有多精湛,而在于创作者是否能在方寸之间,构建一个让人驻足沉思的世界,以强大的精神内核去支撑画面,去书写其情感张力。每一件有灵魂的作品都是创作者生命经验的切片,需要保持真诚甚至暴露脆弱。因此我也在期待着我的作品能与观者构筑桥梁,彼此共鸣。

 

ChinaChahua.net 插画艺术网

 

创建时间:2025-04-22 22:26